
酒,是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“液态故事书”,每一口佳酿背后,都藏着段鲜活有趣的往事。
1. 远古“野酿师”:猿猴的意外之作
最早的“酿酒”并非人类手笔,而是猿猴的无心之举。远古时,黄山的猿猴常把吃不完的花果塞进石岩洼穴,日子一久,果实经自然发酵,竟酿成带着果香的酒浆。明代《蓬栊夜话》记载,这“猿酒”香气能飘出百步远,古人偶然撞见,说不定就是从这“野酿”里,get到了酿酒的最初灵感。
2. 夏禹时期:仪狄献酒却遭疏远
夏禹时代,仪狄成了第一个“人工酿酒玩家”。他用江米酿出低度甜酒“酒醪”,口感清甜甘美。可当他把这佳酿献给禹时,画风却变了——禹尝后虽觉好喝,却忧心美酒会让人沉迷误事,不仅疏远了仪狄,还特意告诫众人节制饮酒。这杯甜酒,也成了最早关于“酒之利弊”的讨论。
展开剩余43%
3. “酒祖”杜康:让酿酒技术升级
真正推动酿酒技术迈大步的,是被尊为“酒祖”的杜康。作为夏代帝王少康,他嫌酒醪度数太低,转而用谷物为原料,借助酒母发酵、滤去渣汁,酿出了清澈醇厚的曲酒,口感类似如今的绍兴黄酒。从此,谷物酿酒成了主流,杜康的名字也成了酒的“代名词”。
4. 西汉外交:一杯枸酱连通宫廷
到了西汉,酒还成了“外交敲门砖”。公元前135年,使臣唐蒙出使南越,在宴席上尝到一款枸酱酒,入口甘美异常。一打听,这酒产自如今的贵州仁怀。为让汉武帝也尝鲜,唐蒙特意绕路去仁怀取酒献上,武帝喝后连连称赞。这杯枸酱酒,不仅让偏远之地的佳酿走进宫廷,还留下了“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”的趣谈。
欢迎大家多和我交流白酒相关的有意思的事儿吖~
发布于:北京市
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