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创作挑战赛
“嘘,别出声,把你们的衣服脱下来,让我们穿上,我是来带大家脱离苦海的。”1945年8月14日,在佳木斯市富锦县的一所中学内,日军少佐畑中宏这样对被苏军关押的日侨们低声说道。
“关东军六十万全军覆没了,你现在手无寸铁,真的能行得通吗?”有人质疑。
“你就拭目以待吧,我会带着大家干掉苏联人,冲出这苦海!”畑中宏信心十足,声音虽然低沉,却坚定有力。
1945年8月6日,广岛上空腾起了一团巨大的蘑菇云,那是美军投下的第一颗原子弹。顷刻之间,整座城市化为废墟,十万无辜生命灰飞烟灭。
这颗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日本军国主义者震惊不已。三天后,也就是8月9日,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,再次造成六万余人惨死。几乎就在同时,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。
展开剩余89%苏联早已在远东边境集结了约一百五十万红军,在飞机掩护下,从东、北、西三个方向,沿着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闪电式攻势,直指日本占领的东北地区。
当时日本在我国东北的驻军约有24个师团,加上伪军,总兵力接近一百万。
日本陆军中,关东军是战斗力最强、装备最精良的部队,被誉为“皇军之花”。巅峰时期,关东军拥有31个步兵师团、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、1个敢死队旅团以及2个航空军,总兵力约一百二十万。
然而,到了1945年,关东军已今非昔比,形同烂泥,毫无战斗力。
自1943年初起,随着太平洋战场日军形势恶化,关东军的主力陆续被抽调到太平洋前线。
从1943年底至1945年春,关东军被调走了28个主力师团。
不仅如此,东北地区的战略储备物资也被大量运回日本本土,包括2万千升航空挥发油、3万千升普通挥发油和相当于13个师团会战份额的弹药。
虽然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,日本为了防范苏联可能发动的东北进攻,再度扩军,关东军兵力增加到约70万人,达24个师团。
但兵力的增加只是表面现象,缺乏优质兵源和武器装备的短缺依然严重。
由于武器匮乏,关东军甚至拿伪军的装备应急,仍有不少士兵只能拿到长矛、竹竿等冷兵器。兵源匮乏,使得老人、孩子和学生都被拉进军队充数。
更致命的是,日本高层早已丧失了战斗意志。当时的日本领导人不再考虑是否继续战争,而是谋划如何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结束这场必败的战争。
8月8日,外相上奏天皇,建议以原子弹爆炸为契机,断然结束战争。
裕仁天皇回应道:“既然敌人已经使用了这种武器,继续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。若错过最佳结束时机,对我们将不利。”
日本高层已经将投降提上议事日程,此时关东军多已丧失战意。相比之下,刚刚击败德国的苏军士气高昂、战斗力强大,和关东军的对抗毫无悬念。
苏军进入东北后,如同摧枯拉朽,日军无法抵挡,大部分关东军部队毫无抵抗便成建制投降。
据苏联资料,苏军在东北仅伤亡两万余人,俘虏日军达六十万,同时控制了境内超过一百万的日本侨民。
虽然日军手段残忍,但他们向上级绝对服从,对天皇的命令更是毫无保留地执行。
8月15日,天皇宣读终战诏书,六十万日军士气如泄气皮球,武士道精神荡然无存。军人如此,侨民更是顺从,表现得非常配合。
然而,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仍有一部分军人和侨民不甘失败,企图做最后的挣扎。
日军明知无胜算,却仍旧以卵击石,甘愿自取灭亡。原因是他们害怕被苏联押往西伯利亚。
日本与俄国历史仇深,当年日俄争夺中国东北,旅顺战役血流成河,日本虽为小国,却打得沙俄帝国跪地求饶。
虽然二战期间,斯大林采取了务实政策,如早期承认伪满洲国、签订《苏日中立条约》,但苏日间的历史恩怨难以调和。
因此,苏联占领东北后,对待日军战俘态度冷酷无情,截然不同于中国。
中国遵守《日内瓦公约》,以德报怨,善待日军战俘,并迅速遣返。
而苏军将日军战俘视为劳动力资源,押送至遥远严寒的西伯利亚劳改营。
这让日本军人对成为苏联战俘深感恐惧,部分日军本性凶残且自傲,不甘失败。加上有人煽风点火,暴乱频发也就不足为奇。
实际上,苏军占领东北期间,日军多次发动骚乱甚至暴动,最著名的当属黑龙江富锦的日俘暴乱,几乎反杀苏军。
富锦位于佳木斯,8月10日由苏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联合解放。这里并非战略要地,日军驻军不多,解放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。
当时被关押的日军战俘不过数百人,但尚有千余日侨未能撤离,成为不稳定因素,被集中关押在一所中学内的教室里。
学校本是授课之地,没有铁丝网、铁窗或高墙,门窗也不坚固,根本不适合关押犯人。
但苏军认为这些已解除武装的日军战俘如同拔了牙的老虎,已无战斗力,因此仅派一个连负责看守,认为足够控制局面。
尽管如此,苏军对关押日军颇为“细心”:把礼堂所有窗户钉死,连小鸟都飞不出去。
教室里的桌椅也被全部搬走,数百人除衣服外无任何随身物品,连剪指甲的工具都被禁止携带。
战俘们被困礼堂,无床铺,白天不得坐下,不许讲话,只能站立。
晚上十点后才允许他们脱去衣服躺在冰冷光滑的水泥地板上休息。
当时东北仍处夏季,气温较高,蚊虫成群,夜晚蚊子嗡嗡作响,咬得战俘们难以安眠。
相比之下,日本侨民待遇稍好,携带部分行李,白天可坐着,低声交谈,还能在苏军划定范围内活动呼吸“自由”的空气。
但夜幕降临时,侨民和战俘被一视同仁,都被赶进几个教室,门外被锁上铁链,大便小便只能在室内解决,生病也不允许外出。
昔日这些曾在中国土地上肆意妄为、残害百姓的日军与侨民,如今被剥夺了基本人权,如同牲口般被关押,毫无尊严。此刻他们心中是否忏悔,不得而知。
自甲午战争起,日本步入强国行列,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外战争无一败绩,军民也未曾受歧视,一朝沦为阶下囚,心理落差极大。
他们对老对手俄罗斯的手段略有耳闻,因而对未来充满担忧与恐惧。
此时,战俘中流传一消息:关东军官兵被批量押往苏联西伯利亚劳改营。
沙俄时期将犯人流放西伯利亚做苦力的传统延续至苏联时期。
1918年苏联建立了首个古拉格劳改营,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