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乖乖!75岁的张大爷在邢台住了三天,整个人都支棱起来了!"街坊邻居围着他直打听,"老张头,你这是吃了啥灵丹妙药?"张大爷咧嘴一笑:"啥药都没吃,就在扁鹊客栈睡了几个踏实觉!"
要说邢台这地方可真是神了。大清早的扁鹊庙里,陈大姐正拽着儿子看那尊"望闻问切"的铜像。"儿啊,你瞅瞅,这扁鹊爷爷可比咱小区诊所的大夫厉害多了!"铜像前围着一圈人,都在听讲解员说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的故事。陈大姐心里美滋滋的,带孩子来这儿比背《黄帝内经》管用多了,瞧那小子踮着脚摸铜像的认真劲儿,没准将来真能当个中医。
这扁鹊庙可不是一般的庙。占地四万多平方米,光是宋元明清的碑刻就有四十七通。来自石家庄的王大夫站在扁鹊像前直咂嘴:"行医就得像扁鹊这样,医术医德都得过硬。"去年这里接待了六十多万游客,光免费义诊就惠及一万两千多人。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数中医体验区,排队等着把脉的人能从庙门口排到停车场。
眼看到了饭点,永盛魁饭庄里飘出阵阵药香。黄大姐夹起一筷子邢枣仁挂汁肉,眼睛都亮了:"咦?这肉咋还带着甜枣香?"厨师老李从后厨探出头:"姐,这可是用咱邢台特产的酸枣仁煨的!安神助眠,比那进口的褪黑素强多了!"一桌子药膳看得人眼花缭乱,铁皮石斛炒笨鸡蛋黄澄澄的像裹着云霞,茯苓怀杏香烹四宝蔬绿得能掐出水来。黄大姐原本以为药膳都是苦的,没想到道道都色香味俱全。
邢台的药膳可不是闹着玩的。从五星级的阿尔卡迪亚到街边小馆子,三十多道药膳道道有讲究。光是枣仁就能做肉、煲汤、蒸糕,白芷卤鸡香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。李保国教育基地的大师傅说了,他们研发的新菜黄精牛肉,用的都是太行山采的野生黄精,补气养阴最拿手。
太阳落山时,扁鹊客栈的灯笼亮起来了。老板郝香国正给客人介绍药枕:"这里头填的是柏子仁、合欢花,老客户都说比数羊管用十倍!"张大爷躺在雕花木床上,闻着淡淡的草药香,恍惚间觉得扁鹊老爷子在给他把脉。一觉醒来天都大亮了,这睡眠质量比他年轻时还好。
客栈旁边就是扁鹊中医药文化体验馆。玻璃柜里摆着邢台特产的酸枣仁、金银花,墙上挂着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药材图谱。工作人员说,他们这儿最受欢迎的是助眠香囊,里头装着薰衣草、酸枣仁,闻着就让人打哈欠。
邢台人把中医药文化玩出了新花样。四十家泉城扁鹊堂遍布大街小巷,形成了"一刻钟中医服务圈"。夜市上卖的药茶、香囊成了抢手货,游客们都说这是能带走的"养生伴手礼"。太行山里的酸枣产业带一眼望不到头,巨鹿县的金银花田开得像雪海一样。
要说最让人眼馋的,还得数正在建设的扁鹊文化康养度假区。三十个亿的投资,要打造集诊疗、养生、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。信都区的老乡说了,他们那儿的古村落改造成了精品民宿,推开窗就能看见云海在山间流淌。
夜幕降临,扁鹊庙前的广场上支起了中医药夜市。老师傅现场演示古法制药,小徒弟在一旁研磨药材,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药香。游客们捧着药茶,嚼着茯苓糕,听着老中医讲养生之道。《本草纲目》里说"上医治未病",邢台人却笑着说:"来俺这儿,吃就是治!"
张大爷临走时买了两个药枕,说是要送给老伙计。陈大姐给儿子买了本《扁鹊故事集》,黄大姐的行李箱塞满了各种药茶。他们约好了明年还要来,毕竟这地方能让七十五岁的老头变成"三好学生"——吃得好、睡得好、心情好,谁不想多来几回呢?
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,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,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。
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