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夏天,一张670分的高考成绩单,让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毕业生陈则行,成为了学校的焦点。这位中考在海淀区排名4000开外的同学,高考时上演了一出“逆袭”戏码,市排名冲进了前2%。
陈同学突飞猛进的进步,也是北外附校多年来进行分层教学实践、课堂改革探索、十二年贯通培养的生动注脚。
作为北京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,海淀区“1+3”实验校,德国教育部国外学校教育司北京市唯一一所德语DSD考点资格校,北京市唯一一所与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教育处、韩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处官方合作学校,德国教育部国外学校教育司北京市唯一一所德语DSD考点资格校......建校66年来,北外附校始终秉持“不忘初心做真教育、面向未来做新教育、开放办学做大教育”办学理念,以打造高品质的复合型复语型外语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,以跨文化比较式学习、跨学科项目式学习、跨场域沉浸式学习、跨学段进阶式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,致力培养学生成为“品德高尚、身心强健、语言特长、视野开阔、文理兼修”的复合型国际化预备人才。
展开剩余89%01
成长不设限!
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
如果时间倒回到三年前,陈同学根本不会想到自己高考能考到670分的高分。
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,只考了560分的陈同学,一度以为这就是自己真实的水平了。但是年级主任杨老师坚持认为他有冲670分,甚至680分的潜力。
杨老师拿出试卷给陈同学逐题分析,传授涨分经验,并给他制定了非常具体的学习计划,以及清晰的学习目标。而这也点燃了陈同学的斗志,最终在老师的帮助,以及学校的分层教学模式下,陈同学高考时进步了110分。
“学习时间不是最重要的,在适当的时间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效率才是关键。”陈同学的这句话,正是北外附校分层教学体系的生动展现。
早在2014年,北外附校就开始探索分层走班制教学。学校通过阶段性测评,基于学情开展动态分层教学,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,精心设计分层教学内容。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“吃饱”,基础稍弱的同学也能“吃好”并“完全消化”,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难度,在自己能力的最大限度内快速成长、汲取更多知识,让“因材施教”的意义最大化。
陈同学的跨越式进步也并非个例。 今年北外附校继续彰显“高增值型”教育的实力,中考海淀区排名9763名张博榕同学,高考全市排名跃升至前12.3%;中考区排名均在11000名左右的张珣、王睿峥、刘金达、吴熠锴四位同学,通过三年科学高效培养,高考全部进入北京市前22.6%……
02
“只要每堂课都认真跟下来,成绩肯定有保证”
从今年高考北京卷的试题来看,题型设置越来越新颖、开放和灵活,这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在逻辑性、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思维品质,鼓励学生从多角度、多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。
面对日益灵活的高考题,陈同学有自己的“秘密武器”,那就是重思路。“一味地去背那些二级结论对于增长智慧没有任何作用,我们应该注重why而不是what,理解那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。”
而这源于北外附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极致打磨。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本源,锤炼逻辑推理、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解题能力。同时,教师团队深度研究新高考命题方向,各学科大胆进行教学创新,摒弃题海战术,精研、精编习题,确保训练直击核心考点。
就拿英语学科来说,孙静、韩笑老师开发的《螺旋式大单元复习课程》将环保、科技等主题重构为“主题导入—知识整合—语境实践—综合应用”的闭环体系,将碎片化知识点串联为结构化知识网络,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,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意识。
当知识真正内化为思维工具,面对再新颖的情境,学生也能从容拆解,智慧应对。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,今年北外附校高三英语高考成绩格外亮眼——最高分145分,144分以上4人,130分以上16人,英语听说考试均分高达47分(满分50),其中11人获得满分。
此外,北外附校的高中课堂还以知识结构化、思维可视化、情境真实化为抓手,让学生在40分钟内不仅获取新知,更掌握“如何思考”的密钥。
思政课上,程长丽老师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为切入点,通过解码两会热词、分析中关村“人工智能主题日”等案例,引导学生在绘制知识导图中厘清逻辑链条,实现政策文本与学科思维的深度融合;物理复习课上,常香然老师以“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”切入,通过“复合场应用场景总结”“霍尔推进器例题分析”等环节,将质谱仪、电磁流量计等科技原理转化为课堂探究任务,引导学生在自主推导轨迹方程的过程中,实现从“解题”到“建模”的思维跃升……
这些课堂实践既将碎片化知识整合为可迁移的认知框架,又通过真实情境激活高阶思维,成为陈则行等学子实现成绩跃升的核心动能。
陈同学表示,从小学到高中,北外附校优质的课堂始终是自己汲取养分的主阵地。用他的话说就是,“只要每堂课都认真跟下来,成绩就肯定能得到保证”。
强大的师资是课堂高效的保障。北外附校实施“强师尊师惠师”计划,充分利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、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机构专家资源,深化名师带教、集体教研、联合授课等双师模式,致力打造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专兼结合、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。物理特级教师马朝华、数学特级教师张鹤、英语特级教师孙铁玲等学科专家定期进校指导,带来前沿理念和精准方向,持续提升教学备考的科学性与前瞻性。
去年5月,北外附校正式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。加入集团后,北外附校与北京一零一中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、教育教学共研方面加强实质合作,北京一零一中各学科教学名师走进北外附校开展听评课、专题教研。
03
“这里不是将你推向所谓成功的地方,而是梦想家的摇篮”
当中央美术学院成绩单上的“设计专业全国第一名”跃入眼帘时,金鑫同学正站在北外附校的林荫道上。
“这条曾被修剪得光秃秃的小路,如今已用绿意织成遮阳的棚子,正如十二年来附校给予我的滋养,在时光里悄然生长”,金鑫同学感慨道。
这位“土生土长”的北外附校“嫡系弟子”,把学校比喻成自己的第二个家。在她看来,北外附校始终为学生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,无论你钟情于哪个领域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。
担任校学生会宣传组成员,多次为学校的外语节、艺术节、英语戏剧展演等活动设计海报和宣传手册。在这期间,老师给予了她足够的创作空间,让她在创作时得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法,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风格;
在英语老师的鼓励下加入英语戏剧社,拥有了一段独特的表演经历;
参与策划大型活动,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;
前往法国参加交换学习,体验到不同土壤不同文化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,并埋下了通过绘画将中华文化传递到全世界的种子;
……
高三时,金同学选择走美术艺考这条路,学校的老师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。校考结束后,为了让她尽快跟上节奏,老师帮助她补落下的功课,让她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将文化课从420+提升到540+。
十二年来,金同学从懵懂的孩童,成长为背着画夹勇敢闯世界的少年,正如她所言,“北外附校不是将你推向所谓成功的地方,而是更像梦想家的摇篮,只要你心怀梦想,学校就会敞开天空任你飞行”。
一直以来,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,让学生成长为外语特长、学业优良、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国际化英才,是北外附校不变的教育理念。
学校通过一系列高端的办学资源,为同学搭建了广阔的平台,促进学生多元发展——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综合评价录取、韩国又松大学国际商学院绿色通道、德国教育部国外学校教育司北京市唯一一所德语DSD考点资格校、北京市唯一一所与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教育处、韩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处官方合作学校、日本太平洋立命馆大学绿色通道、全国首批8所“法文课程班”试点项目校之一……
在这里,学生可以只参加高考,也可以参加高考同时凭借在北外附校学习的英、德、法、西、日、韩、俄等语言成绩申请出国,也可不参加高考直接出国。
去年,北外附校还成功入选海淀区“1+3”培养实验校,集中优质资源研发开设外语特色课程、初高中衔接课程,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预备人才。
而学校的多元发展理念,也给足了学生走向社会、走向世界、走向未来的底气。
金鑫同学毕业离开学校前,在教学楼后的花树下支起画架,画下那棵陪她十二年的粉白花树。
她坦言,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角,从来不是某个顶尖院校的标签,而是 那些在迷茫时推你一把的手、在孤独时与你并肩的人,以及在十二年时光里,慢慢长成的、敢于对自己说 ‘我可以’的勇气”。
△ 金鑫画下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,作为礼物赠送给母校
编辑 | 京教君
内容来源 |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